top of page

为了成为情报强者的社交网站知识 ― 什么是“伏地魔现象”?



当问起现代人的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是什么时—除了衣食住行以外,也许得到的答案中会出现“因特网”、“智能手机”、“社交网站”等词汇。社交网站已经成长为不容忽视的超级产业,毫不夸张地说社交网站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反应社会的一面镜子。但是,想准确地把握住社交网站上的流行趋势,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特别是当营销措施的成果,取决于社交网站分析的准确性时,尤为困难。这次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互联网世界,了解一下在社交网站的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一些有趣的趋势。


实际上,用户在社交网站中发表帖子或聊天时,倾向于避免使用某些术语和专用名词。这种方法能够通过不使用这些词语来策略性地隐藏清晰的主题,并能够消除自己在网络上的痕迹。此时通常以某人在某处听到的名字而命名,被称为“伏地魔现象”。也就是“不能指名道姓的那个人”。



什么是社交网站的“pseudoanonymity”(伪匿名性)


简单来说,就是用户倾向于在社交网站中隐藏其真实姓名、一种匿名性的现象。

将含义是“伪”的“Pseudo”与“名字”的“nym”结合在一起,形成了“pseudonymity(匿名)”这个词。但是在社交网站上,“pseudonymity(匿名)”的适用范围交广,因为包括了网民的用户名、昵称、登录名、化名、ID等,所以加上“anonymity(匿名性)”,将其称为【pseudoanonymity(伪匿名性)】,应该更恰当一些。毕竟互联网上没有谁是完全匿名的。



人们为什么会使用“伏地魔”呢?


在社交网站上,有可重建自己身份的机会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框架、权利,还可以完全充当历史人物或者虚构的角色。因此很多人都会尽量避免使用真名。

无论是在实际生活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上,应该公开或者隐瞒哪些资料,都是引起人们烦恼的根源。在社交网站上与他人的交流是公开的,很多人都能看得见,并且都无法删除。我们为了保持在“社交网站”和“实际生活”当中的自我一致性,自然而然地在脑中开始制定各种对策。于是,在渴望保持两个身份之间的界限,又不想在社交网站上被人看穿自己身份的心理驱使下,“伏地魔”这一婉转的表达方式就产生了。



社交网站与实际生活当中的交际都是麻烦事


一项对社交网站“伪匿名性”的看法调查显示,在社交网站中的交际也仿佛反映了人的本质,确实“不容易分析”。收集社交网站上的所有信息并不能创建全人类的完整档案。有的人在不同的平台上会使用不同的名字,有的人在脸书上会使用凭空想象的名字,或在同一平台上持有多个账户等等。当然,从来没用过社交网站的人也是存在的。

如果将“伏地魔”放在信息不完整的网络上,那么分析在线交流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。通过分析关键词和市场情绪(用户的情感),可将交流模式大体归类。但是像语气、讽刺、传统或从动漫中引用的语句、圈内术语、双关语等,分析细微差别中隐藏的所有含义是非常困难的。

“伏地魔”是通过有意避开使用某些特定术语或者专有名词,来掩饰政治话题的一种技术。(例如:把“唐纳德·特朗普”用“45”或“骗子”来代替)。尽管“伏地魔”对于营销人员和分析师来说是一种容易营造混沌迹象的存在,但语言以及人类本身就存在着混沌迹象,所以这么考虑的话是否就感觉有些合理性了呢?



“伏地魔”在不断增加?


“伏地魔”在数字环境下被当做“反关键词”已有一段历史,当然在口语中的使用上,其历史更悠久。您在对话中是否也曾有过,为了代替专有名词而使用昵称、改变措辞的经历呢?另外,推特上的“subtweet”(不提醒原推主的消极对抗行为)是一个极好的例子。这种消极对抗行为就是,说对方坏话的时候不@对方,不指名点姓。作为“反关键词”来利用,虽然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权力攻击,但对于分析动向的工作人员而言,却是一种相当麻烦的操作。



你在社交网站上见过“伏地魔”吗?


“批判特朗普总统时,为了引起他本人的注意,同时又为了避免给那些怀有恶意的人助长声势,在推特上有人会选择讽刺的昵称来称呼他。在2014年到2015年之间发生的“玩家门事件”(与电子游戏中的表达方式相关的巨大争议事件)中出现的“伏地魔”事例更具代表性。玩家门事件的争论日益激烈时,女性游戏玩家成为“被攻击”目标。她们不小心在推文中使用了“Gamergate”一词后,受到了严重的骚扰。于是,她们启用了“伏地魔”形式,创建了速成词汇“Goobergaters”,成功避开了攻击者们的攻击,才得以正常的讨论。



社交专家或媒体分析师如何与“伏地魔”打交道?

很遗憾,网民们不会特意使用分析人员易于操作的语言表达和科技手法。即使分析人员希望检索到关键词,但他们却总是在通过语言游戏以及标签、表情符号、昵称等等,刻意地避免使用关键词。

但是即使是没有使用有助于分析的关键词,这也不能说明网络的聊天内容就没有办法分析了。也就是说对社交网站进行分析时,诸如“伏地魔”等额外因素是必须要考虑到的。正是“伏地魔”的存在,人们才能吐露其“真言”。以此为起点,也许我们很快就能获得对人性的更深刻的见解。



63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